「闪耀路标」的双主角机制及其偶像价值观

Posted by V-ISLAND on Thursday, October 20, 2022

夏季番组《闪耀路标》(「SHINE POST」)作为普通的 TV 动画来说,并不算是一部打磨得特别好的作品,设定、故事、演出面上可以追究的小问题不少;但作为一部偶像动画,它非常有趣,因为它挖掘出了一些同类作品中鲜有深入的主题理念,并以独到的方式将其贯彻到了全剧剧本当中。这些理念并非单纯是架空的二次元浪漫,更多的,还包含着对现实日式偶像研究的一种解构再诠释。

作为主题解析的前置,我们先来探讨一个绝大多数动画都不需要被提及的问题——谁是本作的主角?相信大多数人直观的答案都是青天国春,第一话中唯一的“不会发光”的人、领导着整个团队的C位、占用着最多的故事篇幅、不断地念叨着“SHINE POST”的标题口号等等,简直是正统得不能再正统的王道主角形象。然而,敏锐的观众应该不难发现,在最后几集中,春并没有占据着一个绝对的主角位置,无论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矛盾还是实质着手解决矛盾的角色,春都仅仅作为线索的一环出现。最后围绕黑金莲产生的问题,实质解决者并非春,而是玉城杏夏。

春的问题,即实力差距导致的队内关系矛盾问题,在第7话末尾被抛出,在第9话中被解决,自此春已不再存在需要解决的心结。因此第10话得以使用一种比较娱乐、欢快的氛围去引入黑金莲的矛盾,并将莲与春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了莲与 TINGS 其他成员的矛盾,甚至更针对地,再次挑起了杏夏有关个性的心结问题。顺理成章地,最终话有关本矛盾的消解方法是杏夏与春的双C位演出,以杏夏为首的 TINGS 队员们的对等实力展现说服了莲的质疑。至少在最后,杏夏与春是显然处于对等地位当中的。包括各集标题中,杏夏与春共同拥有三集带有名字的集数,对等地位可见一斑。当然这只是非常浅薄的说明,还证明不了什么,为此,我们可以更全面地去深入对比春与杏夏这两个角色塑造的主题与过程,同时借此去探索本作身为偶像动画最闪耀的核心主题——偶像价值观。

纵观全剧,春和杏夏首先可以非常简单地总结为两种相对形象——“完成”的春、“未完成”的杏夏。在故事的一开始,春早早已是鹤立鸡群的天才(故事前段并没有直言这点,不过第二话初 Live 中偶像宅的评价,以及从后来的回忆叙事来看,都并没有表明春在加入 TINGS 后有明显的实力变化,因此可以认为在动画当中春在能力方面并没有明显的成长要素)。相对地,杏夏的个性缺失问题从第三话开始引出,在第四话阶段性地完成偶像身份 identity 的议题,在第九话与 TINGS 其他成员一起完成了实质上与春的对等,最后一直延续到最终话双C位 Live 才被象征性地标志为“完成”,整个成长脉络是十分清晰的。

在此我们稍微延伸下话题,偶像需要是完美的天才吗?或者说,可以是吗?这是偶像研究中非常基础的一个问题,只要稍微对偶像文化有基本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现代日式偶像的成立基础,也可以说是核心卖点,在于“养成”。粉丝将自身的感情投影到偶像(推し)身上,借助偶像的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迈向更高水平的舞台,自己也能从这感情和金钱的投入当中获得独特的情感满足。基于这样的背景前提,并不难推导出一个结论——偶像需要拥有足够向上成长的空间,因此其不应是一开始便完美无缺的。Star 和 Idol 的区别、韩式偶像和日式偶像的区别,或多或少地都可以从这个视角出发讨论。

回到本作,基于这个理论前提,我们可以看出春虽然是一个典型王道的热血乐天派主角,但在偶像的题材背景之下,天才的设定使得她并非典型的偶像角色。理所当然地,许多偶像相关的议题便转移到了其他角色身上,杏夏正是其主要载体。与春相反,杏夏是十分典型的偶像形象,平凡人出身、没什么特别亮眼的才能、初期只能靠冷笑话强行塑造自己的人设、成为偶像只是为了让自己变成他人眼中特别的人,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有着灰姑娘梦的普通少女。两人虽然同为同一个团队中的偶像,但技能的不同、当偶像的动机的不同,造就了两人相异的偶像价值观。

春的偶像价值观是传播偶像的美好,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成为偶像,在剧中被符号化为了「Shine Post」的口号。这并非什么新鲜的理念,熟悉子供向偶像动画的人对此一定不陌生,《偶像活动》「SHINING LINE*」的传承精神、《美妙天堂》「みんなアイドル」的普世精神,都可以与此归为一类。即便放在深夜动画来说,LoveLive 系列、《IDOLY PRIDE》等作品中,因为憧憬某位偶像而自己成为偶像的角色并非屈指可数。这种价值观的背后蕴藏的是一种偶像到粉丝再到偶像的单向感染关系,这是包括现实偶像在内的一种共通属性,只是区别在于,大部分偶像(角色)并非带着主观意志去产生这种作用力,因此不会被认定为是一种价值观;而春反而是强调着这种作用去进行偶像活动的,所以构成为了她角色灵魂的一部分。

对比春那利他的、能动的价值观,杏夏在第三、四话中所呈现的偶像价值观则没有那么光鲜亮丽,同样是为了通过偶像活动影响观众,杏夏的价值观并不祈祷粉丝变成第二个自己,只希望维持自己在粉丝心中的特殊地位,并持续得到粉丝的反馈,由此获得身为偶像的心理满足报酬。换而言之,是在与粉丝的互动之中寻找作为偶像的身份认同,在偶像与粉丝的双向关系之中确立自己的 identity,是利己的、受动的。粉丝研究是当下现代偶像研究中占据着主流位置的领域,现代偶像经济是基于“感情劳动”概念运作的,偶像向粉丝提供感情劳动,粉丝在资金支持之外也对偶像输出进行着自己的感情劳动。诸如偶像粉丝双向关系的议题和讨论数不胜数。不过在动画领域这方面的直接阐述却非常少,观众角色也很少加入到偶像主角的个人故事当中,相关描写丰富的多为漫画原作作品,如《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馆我就死而无憾》。杏夏的个人篇章是存在并且也需要单纯的粉丝角色参与其中的,只有这样这个角色才得以作为偶像成立,才能去承载这么一种偶像价值观。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杏夏的篇章外,春与莲的亲友虎渡誉也是一个享受消费偶像而无感于成为偶像的角色,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本作对观众粉丝这一立场的肯定强调。

两者的价值观差异在剧中衍生出了各自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春的能动价值观促使她不断地去感染周边的队友,是具有强烈侵略性的,因此当他人展现出了对春侵略行为的拒绝时(即便他人并非直接否定此价值观),春就尝试收敛这种侵略行为,同时在内面上对自我价值观产生恐惧。春的问题在剧中被简化为了团队关系问题去解决,不过归根结底,这实质上是一个价值观认同的问题,动画之所以能简化解决手段,一个大前提在于 TINGS 全员原本就都是受绝对偶像萤的影响成为偶像的,春的价值观继承自萤,TINGS 全员在一开始就不存在对春的价值观认同问题。

另一方面,杏夏的受动价值观决定了她对身份观测者——粉丝的敏感。一旦察觉自己的形象在粉丝心中发生了期望以外的变化,负反馈的输入就会导致偶像与粉丝之间的正反馈循环迅速失衡,自身为了避免陷入更深的恶性循环,选择逃避与此相关的粉丝交流,主动充当队伍中的配角角色以此避免正视粉丝观众。双向关系失去了交流,也意味着角色内面对价值观的冻结。在第四话中,制作人的引导强迫其再度打开偶像与粉丝之间的交流,成功的舞台向反馈循环中注入了新的动力,由此正反馈循环再次被建立,杏夏的偶像价值观也被给予了肯定。“偶像应该做的不是‘正确’的事情,而是‘想做’的事情”,制作人对杏夏的这番劝说正是其身处偶像与粉丝的中间立场之下,对杏夏偶像价值观的肯定鼓励,也强调了粉丝对偶像的索求之物,双方都对偶像粉丝间的双向交流有着强需求。

两种价值观的提出并非强调两者的对比,更关键地,在于最后数集的融合。黑金莲的问题是春的能动价值观侵略性问题的延申,它再度强调肯定着偶像与偶像之间的影响关系。但正如上文所述,春的问题早已被简化消解了,那么黑金莲问题的抛出难道单纯是为了写这种女女扭曲样板戏吗?当然不仅如此。黑金莲的矛盾指向对象是 TINGS 的其他成员,而在这之中,杏夏被选为了代表接受这个矛盾。于是,杏夏这个角色所承载的主题被再度扩张,在第四话中被完结的偶像与粉丝之间的价值观议题,经过春问题的引入逐步转变为聚焦在偶像自身的价值观议题。换而言之,视角从私人的感情收益中脱离,转向了偶像自身是如何在其他偶像的影响之下产生变化的话题。这个过程实质上从春的问题被暴露开始就逐步地进展着,黑金莲的事件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催化剂去促使这件事情被聚焦——也就是此前制作人的识谎能力起的推进作用。

经过数段故事,杏夏在最后被融合了身为偶像的两类价值观议题,既先于第三、四话完成了偶像与粉丝的双向认同价值观的议题,也于九到最终话的过程中受动地完成了偶像与偶像的小世界当中的价值观议题(受其他偶像影响而成为更上一层的偶像)。自此,杏夏代替超现实天才设计的春,成为了全剧参与偶像价值观诠释的核心符号。两者对应的价值观议题并非对立,而是原本就从一个整体的偶像议题当中被拆解出来的两个子集。发生在杏夏身上的融合,意味着一个完整的偶像形象的新生,也意味着作品对于偶像议题的阶段性完结。

作为动画世界观设定和系列构成的骆驼曾在访谈中说过有关本作(小说)的一个创作思路——“假如像松田圣子那样 80 年代的 solo 偶像依旧存在的世界”,这个思路的背后意指的是昭和偶像和以 AKB 为例的平成偶像共存的世界。《佐贺偶像是传奇》通过死者复苏的方式搭建出了这个超越时代的舞台,《闪耀路标》则是通过将萤作为主角偶像的起点,再将昭和偶像的个人结构和平成偶像的团体结构的概念分别拆解、转换为春和杏夏所承载的上述两类价值观,进而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去搭建出两者共存的故事舞台。当然,春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昭和式的偶像,剧中显式承担这个职责的角色是萤,不过也正如前文所阐述过的,春的定位继承自萤,由此身为团队偶像一员的春也得以分享了部分昭和偶像的投影,两人在最后都同时包含着两类时代的特性,只是过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有关两者的价值观互补还有一点比较有意思的,在第二话中,制作人在 Live 前给 TiNgS 各位成员提供了不同的建议:让关注团队的春注视粉丝、让在意粉丝的杏夏重视团队。在当时这个时间点,这番建议其实是在引导她们逃离她们各自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恰巧互相逃避之后却能形成互补,以使得明明什么问题都还没有解决的当时还能做出了一场可圈可点的舞台表演。这种构成方式也是不太常见的,如果不在之后回头审视,并不容易察觉到这种假装问题被解决的手段。

标题 「Shine Post」 自始至终指代的对象依旧是青天国春,但作为偶像题材作品,声优是正经偶像、连名字都是取自现实偶像团队的玉城杏夏[^1],显然承担着更多的偶像议题诠释演绎的责任。春作为明线主角,杏夏作为暗线主角,本作动画的双主角构成得以成型,两人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切入展现了本作作为偶像动画的内核魅力。

最后再简单地延申解释一下,TINGS 后来的雪叶两人暂且不说,为什么同为 TiNgS 成员的理王在这篇文章中没有被提及。理王虽然同样有着篇幅不少的个人故事戏份,但是她所面对的问题和所述的目标观众定位都是非常大众的。正如第六话中制作人所说,理王在队伍中的卖点面向的是偶像粉丝以外的一般路人;理王的心结是未能发现自身长处的自卑,但这并不算是偶像领域的问题,几乎所有的艺能行业,甚至大部分以个人能力主导的行业,都可以套入这个问题模板当中。因此理王实际上并没有深入参与到本作的偶像议题当中,她更多的是跟其他角色一起作为配角辅助这些议题的展开。正因为理王为代表的其他成员对偶像相关议题参与的不深入,所以才会选择杏夏作为 Shine Post 这个主线主题的代表接纳对象。据我所知理王在前半段是人气最高的角色,这实际上也符合她在作品中的定位,虽然不那么核心,但天生就非常吸引人气。此外,本文的观点只针对动画的构成,请勿过多代入到其他媒体的故事当中(因为我也没看)。

[^1]:声优蟹泽萌子为偶像团队「≠ME」成员,玉城杏夏的名字 neta 自偶像团队「桃色幸运草」的成员名字


参考资料:

  • アキバBlog, 2022, 「【コラム】2022年アニメ放映のアイドルプロジェクト「シャインポスト(1)」&「俺を好きなのはお前だけかよ(17)」完結記念インタビュー!」(http://blog.livedoor.jp/geek/archives/51621348.html)
  • 田島悠来, 2022, 「アイドル・スタディーズ——研究のための視点、問い、方法」明石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