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兴起的人生回忆录

Posted by V-ISLAND on Friday, June 16, 2023

也不知道是不是每年一搬家的劳累与不安定感的原因,以及最喜欢的声优突然宣布结婚了的冲击,最近突然又变得有点感伤。社畜的时间过得实在太快了,一下子又一个三年过去,不知道其他行业的情况如何,至少三年在码农这行应该是公认的一个关键时间点。想了想似乎自己很少会长篇大论地去说些有关自己现实生活的东西(主要没可以聊的对象和机会),不如就趁着这个时间点、趁着情感酝酿得还比较丰满的时候,回顾记录一下自己从小以来的每一个三年吧。哎,聊这些感觉自己真的就成了个中年人了,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人感兴趣流水账吧。

赛博生活

我的冻鳗生活,大约是在四、五年级的时候,被同龄的亲戚女生推荐了《守护甜心》开始的。在此之前当然也像大多数人那样,通过电视、盗版光碟等接触过一些童年作品,但通过网络开始自己去找动画来看的,这时候是第一次。这是存在客观背景的,因为我家里大约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购置了电脑放在客厅中,此前只有去爸妈工厂办公室时才有机会用一会儿电脑。那还是一台双核 DDR3 内存的机子,即便几年后自己组装了新电脑后退役了、经历过了一次搬家,也依然一直当作父母的备用机放置着,直到今年我再组装新电脑、替换出新的备用机时,才终于趁机拆了硬盘当废铁卖了。在见到这台电脑最后一面时,或多或少还是有些许怀念的,不过依然断舍离就此抛弃掉了。无情的人。

《守护甜心》之后,开始渐渐地对当年的中国网络视频网站、软件有了一些了解,在优酷、土豆、PPS 这些地方比较随缘地点开动画片看。不过因为我只有周末的时间,加上当时也喜欢玩网游,所以看得并不多,这段时间里印象比较深刻的片主要是《家庭教师》、《死神》和《笨蛋测试召唤兽》等,大沼心的沙发套风格恋爱喜剧给当年对影视一窍不通的自己带来了不小的视觉冲击。顺便一提,大概也是十多年以来的初公开,我 ID 中的 Von ,其实灵感正是取自家教当中主角所在的黑手党名 Vongola。大约是六年级时想的名字了,当时还比较热衷于这部作品,同时也想弄一个足够唯一的网名以便以后注册各类账号不用再想名字,就想了些当时挺喜欢的单词组合而成,然后就理所当然地用到了今天,成了自己的赛博本名。

在接触这些作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也接触到了贴吧的存在(当年看得最多的是动漫吧和后宫动漫吧),恰逢小学毕业迎来了一个没有作业的暑假,我也开始了解到日本动画中新番概念的存在,原来它们都是按照一年四季划分每季一批、每周一集更新的。2010 年 7 月中旬,以《传说中勇者的传说》为起点,开始了持续了十几年至今仍未停止的追新番之旅。《黑执事》、《黄段子学生会》、《只有神知道的世界》等等都是这段时间刚开始追新番时印象比较深刻的作品。当然补片更多,在贴吧知道的 00 年代后期的许多名作,钉宫四萌、鲁鲁修这些也是这个时期看的。那是一个智能手机还没有流行的年代,而我作为一个住校生只有周末能回家接触到互联网,并且由于电脑放客厅里,爸妈在家的时候有些片子不太敢看,所以当年还想办法求父母买来一部三寸左右的小 mp4,到了周末下好新番、要补的片存到里面去,到了学校晚上也能在舍友们熄灯后不守规定在那大声聊天时偷偷看一点(然而因为不能充电,所以其实也看不了几集)。初识深夜动画的兴奋和喜悦,自己似乎现在也依然能回味起一些滋味。不过由于当时信息获取的低效,其实还是有不少新番在当时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

再来到次年,2011 年的暑假,同样是在贴吧中偶然看到了b站的链接,开始知道了这么个二次元专攻的视频网站的存在。我还很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打开b站首页的时候,顶部推荐视频最多的是小圆相关的二创视频,而当时的自己还从未听说过这部动画。这大概也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原来离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元圈子其实还是有不少距离的,只低频率地刷那几个贴吧根本不知道在其他地方还有大热成这样的新番存在。并且也是这时候才知道了 311 对动画业界的影响,小圆一直未能播出的最终话在当时的自己看来仿佛一个进行时的神话。几个月后,趁着b站节日开放注册总算注册了账号,无独有偶,十年后我才发现陈睿和我居然恰巧是同一天注册的。这段时期对自己来说标志性作品无疑是《罪恶王冠》,第一次亲身体会到所谓网红冻鳗如何一路高走最后摔成残疾的,我甚至连熟肉在 b 站是在周五中午更新的都还记得。

再次年 2012 年暑假接触到 bangumi,开始对动画相关资料有了一些系统性的了解,也有了更高效搜寻、了解没看过的作品的手段,自己的追番数量也在这个时期迎来了一个顶点。记得是 2013 年的某一季度,当季季初自己的追番量已经去到了 20+,要知道当时自己还是只有周末能接触到网络的住校生,所以一度出现过整个周六一整天都在看新番的状态。当然这并没有持续太久,季度中途就已经丢掉了不少番。现在回想起来也只有精力最充沛的那段时间可以做到了,现在一天看个几小时动画感觉就要累死了。

之后便进入了一段较为平稳的时期,普普通通地看着新番、补些话题名作、玩着些游戏、刷刷 b 站上的视频,也趁着天闻角川的正版化潮流买了不少轻小说带到学校去看。跟绝大多数当时在看动画的人没有区别,简单、没什么想法,也似乎是对动画生活体验记忆最为淡薄的一段时期。

直到 2014 年末,《天体的秩序》江畑单刷的 ED 的出现,原画师这一概念正式进入了我的冻鳗视野,成为了我冻鳗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同期的《白箱》自然是我对动画制作幕后的首要了解来源之一,不过其实正巧在这此前不久,我就忘了是在学校书亭还是什么途径机缘巧合地购入过一本很厚的动画幕后科普书《动漫大辞典》,放到今天也是非常适合动画制作流程了解入门的书籍。时至今日我都好奇这本书的写手都是谁,印象中书里并没有署名,毕竟当年熟悉这些的人并不多所以我挺好奇是否有我现在认识的人参与了。不过在当时,我也仅仅只是将其作为一种科普性的了解,没有想过要去搜寻更多的资料继续深入。之后就是 2015 年上半年在微博上刷到 nbht 的作画基础解说视频,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又搭上了关系加到了同一个聊作画的群中,再接着就是逐步结识到一直认识到今天的网友们……回想起来一切真的都是机缘巧合的命运,如果那时没有恰巧接触到这些作品书籍、如果那时没突然关注到江畑的单刷 ED、如果那时没有在微博上刷到 nbht 的视频、如果那时小鱼(nbht)没有拉我进群……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似乎错过任何一步自己都也许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真是令人感叹。遗憾的是作为一切起点的这个群如今早就名存实亡了。

而在这之后的事情,估计不少人都知道了。2015 年中旬,Anitama 开张,近水楼台先得月,得益于身居圈子的内部,在那个日本作画文化开始走下坡路、海外作画文化开始萌芽的年代,刚刚入坑没多久的自己也得到了机会去剪作画mad、去写作画介绍文案、乃至于再之后开始了解演出也可以去写那些稚嫩的演出分析文章。我还很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写的江畑作画文案被小鱼全修的惨案…!不过后面随着想法文字的日益锻炼,也就修得越来越少了。当年还只是高三的自己趁着一个月回家三四天的时间龟速做着视频,因为智能手机已经开始普及所以即便住在学校也能尽早看到最新的动画(虽然没有 WiFi,但那时候有夜间闲时流量包可以支撑下载的网络需求)、吸取到新的知识跟上话题。不过当时的自己无疑也是一段黑历史,初生牛犊不怕虎,处于未成年叛逆期的自己无论思考还是言行都是相当幼稚无知的,因此得到过不少负反馈,使得高中毕业之后自己无论网络还是现实,各方各面都变得谨慎收敛了许多。提早踩坑吸取经验也不是坏事,何况并没有发生什么实际性的坏事。在给 Anitama 供稿的那几年对自己的动画观影响是巨大的,正是因为有过那段时间的基础性思考、总结、输出的锻炼循环,自己现在才能形成一套(自认为)比较成系统的动画观,即便没有其他人的意见也能对绝大部分作品清楚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地方是什么、不喜欢的地方是什么,这种技能的习得对我来说弥足珍贵,因为只有这样缺少创作天赋和能力的我才真正地将看动画这一行为从纯粹的消费,转变为了至少能留下一些多年后回顾也仍有一点价值的痕迹,从而显得一切不再那么地虚无。

大学毕业即将毕业那年,震惊世界的 COVID‑19 开始流行,我因为早在暑假便已开始编写毕设、也通过校招拿到了 offer,所以在 2020 年初我相当于得到了半年之长的人生最长居家长假。《当代作画 序》在此时完成,正如我当时微博所戏说的,这篇文章也相当于我对于作画这几年了解下来的本科毕业论文了(作画 mad 的毕业则是 iso mad),既代表着当时我现实中本科毕业的状态,也代表着我大学期间对作画观察思考的一些最终总结。在这之后自己对于作画的激情也大大淡去,一方面是日式作画流派理论已经停滞了太多年,Anitama 那几年更像是回光返照,另一方面圈子人数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booru 的数据库收录也逐日完善,人员也变得杂乱起来,作画讨论的价值和立场似乎也不再稳固,当然自己完全不会画画也是一点原因,反正热情自然也就慢慢淡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在经过了几年的综合性锻炼之后可以从更广的角度、更多的可能性去切入看待动画,其中也不乏作画的维度,当然跟许多厉害的评论家们是没法比的,自己阅历也非常有限一直没能补太多 00 年代以前的动画,实拍电影更是压根没看过几部。但至少现在的自己对这个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今年年初也写了一篇阐述了自己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某类动画观察思考结果的两万字长文,不过还没发表就不多剧透了,不是什么很厉害的东西。

再次拉回到 2012 年,自己还因为b站上的视频接触到了 osu 的存在,从而开始了一段漫长但断断续续的音游之旅,这部分的经历也让自己认识到了一些网友,hardcore等 EDM 的音乐趣味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塑造,也是我很重要的一部分赛博人生了。可惜因为高中之后就只是偶尔玩一会儿,原本就不高的地力劣化地厉害,到了今年虽然重拾 osu 了但无论肌肉机能还是精神反应都明显感觉到与年轻时的巨大鸿沟了。一直以来即便是兴趣最浓厚的时候也没实际去碰过街机也是一点比较大的遗憾。至于其他游戏,除了受天麻影响、同样断断续续偶尔玩一会儿的日麻(雀龙门 → 天凤 → 雀魂)以外,似乎也就大学时玩 R6 玩得比较久了,没有主机、电脑硬件水平也不算好的自己对大多数游戏大作的了解大多都是云的。

不过说到云游戏,这也是一条在我赛博生活中占据着相当分量的线索。在 2011 年进入 b 站几个月后,随着 minecraft 1.0.0 版本的释出,mc 实况开始流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12dora 的视频我也就从这里开始一直追到了被 bishi 封禁之后才一时离去。YY频道 27185 算是我第一个接触到的相对较为私有化的社群,虽然自己发言不多(指打字,语音是一次都没有的),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自己假期空闲之余都是挂在这里,看看有没有甜食等人来跟大伙聊聊天的。之后也见证过 8012 的建立,虽然现在都很少联系了不过也算认识到了一些朋友,直到高中生活的繁忙以及封禁事件的影响,自己才开始淡出了这个圈子。当年的封禁事件属于是那几年当中最令自己愤慨的一件事了,就算发生在今天大概自己心情也估计不会差太多吧,当然了今天的 b 站也绝无可能再发生这种小家子事件了。无独有偶,在这之后不久自己也就接触到了作画,开始了前面提及到的这段人生。然而,更偶然奇妙的是,数年之后自己又刷到了 pi 的 mite 系列实况视频,那个在如今看来宛如传奇一般、充满天然戏剧性的实况系列,又突然把我拉回了这个圈子,然后又看起了这群人的视频、直播,2022 年 cp 的突然兴起也让自己领悟到了磕真人 cp 无底深渊的快乐与恐怖。一直到了现在也依然是每天都会或多或少花费一些时间在这上面,这也是当年淡出的自己所未曾想象的。不过这个时候的自己已然成为一个纯粹的沉默消费者,经过了过去十年的种种人格塑造历程,已经失去了在大社群中创作、讨论、交友的动力和能力,最多也只是在舰长群中偶然看到有什么话题时顺着说一两句而已了,就连天天看的直播间牌子也要时不时黑了之后发个表情点亮……

让我想想还有什么,哦,管人。19 年年初到 20年中旬,自己沉迷过一段时间以阿葵为中心的 2434 管人,当时自己也有过一套并不成熟的 vtuber 理论以解释其为何如此地令人着迷,不过始终能力有限而且退潮得太快了,而且感觉也并不是什么新奇的见解,于是就只有碎片化地说过一些。泛泛而谈没意思就不多说了,为什么自己当年那么喜欢阿葵呢,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我对聪明的努力家角色没有抵抗力,我非常喜欢甘瓜みるき的原因也是如此。hima 虽然自持没头脑的 RP,当然我觉得不少时候是真的没头脑,但了解多一点的人都知道她的数码技能和业务处理能力算在同行中很厉害的水平了,并且从其他 liver 口中听说到的幕后的东西越多,越觉得她拥有着许多我所希望拥有而未能拥有的特质和能力。所谓 idol 也许就是这么一种概念吧,借助着与她的工作生活相关联的这个过程,自己似乎也能得到一些自我遗憾被填补的满足感。在给 hima 的频道开通了 12 个月的 YouTube 会员之后,因为管人实在是太吞噬时间了所以此时已经处于半淡出的状态,也就顺着这么一个值得纪念的时间点停掉了续费,与管人“和平分手”。虽说如此,直到油管订阅现在之前关注过的管人依然是大多数仍然保持着没取关的,偶尔可能还是会点开些视频看两眼。我想这个状态就非常好,在适时的机会下主动淡出远离是非,曾经的“美好”在记忆中至少不会被消磨劣化。不过在我不看管人直播之后这两年反而身边其他人看的又多起来了,蛮神奇的。

自己的赛博生活到这似乎已经没什么好回忆的了,如果不是 2014、2015 年的各种机缘巧合碰撞出的转折点,也许自己也依然会是一个非常平庸、没什么独立见解的普通萌二吧,想想还怪恐怖的。不过也正是那些年间国内互联网环境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b站和手游的扩张兴起也使得泛二次元圈子变得空前的繁荣,谁也说不准没有走这条路的自己会走向何方,至少现在的自己还未曾对这些年的生活感到过后悔,也许算得上值得庆幸。

现实生活

接下来就是暴露隐私的时间了,请不要开我盒>_<。其实这部分才是写回忆录的主要动机。

在我脑中可以追溯到最早的记忆,大概是从刚上小学开始的。其实更早之前的也有,不过是非常不确定的、似梦非梦的,我似乎还记得我在两岁时看着旧家房子被搭建的场景,也似乎还记得自己不知道几岁时差点被河水淹没的景象,但这些是否是真实的记忆,抑或是我听说了父母的阐述之后捏造出的记忆,无从而知。无论如何,确切的记忆景象是从小学开始的。我的小学生活相当不安定,因为父母工作地点的变动,二年级的时候自己就经历了记忆中的第一次转学,回到了老家村里的小学读书。第一次去新学校上学的不安感直到今天都记忆尤新,周边的所有人似乎都互相早已熟悉,当时连招呼都不会打的自己坐在座位上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当然,小孩子的世界没那么复杂,之后还是很正常地一起玩着大家玩的东西的。不过没过多久,四年级的时候自己又再一度转学了。这一次是因为隔壁镇上新开了一所民办学校,教育资源理所当然要比村级的公办小学好得多。连续的转学对当时自己的心态影响并不轻,好不容易塑造起来的社交关系又要因此被清零了,默默之中还为此哭过一次。现在回想起来也似乎正是这个阶段开始,自己的行为风格越来越趋向于独立自主而不跟群。不过这其中还有一点重要的背景,就是随着四年级这次转校,我也从走读变为了住校,不得不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连衣服都要自己手洗了。毕竟位于隔壁镇,当时家里只有摩托车作为居家的交通工具,只有周末才能回家自然成了妥协。

而这一变,就是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为止都变为了住校生活,区别只是早的时候一周能回一次家,后来一个月都不见得回一次。也许有些人不知道,虽然我平时做动画的影像演出分析之类的不少,但事实上我看过的实拍电影与阅读过的正经书籍屈指可数,无论是各种名著也好、每年流行的好莱坞及国产电影大片也好,都少有接触,所以这方面的见识和能力几乎都是靠动画积累起来的,因此我在这方面的基本功其实十分不稳固。倒也不是说不感兴趣或者有什么奇怪的偏执,一大原因是我的学生时代极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与世隔离的学校中度过的,由于只有机会直接接触动画游戏这些轻的娱乐产品,以至于后来对影像本身有兴趣的时候,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前提下,面对这些对于自己未曾接触过、看起来近乎无底洞的领域,似乎就一直没有太多的动力去推进深入了。

说回小学,由于学校本身是新开设的,所以虽然是转校,但这次大多数人都是平等地互不认识,因此印象中似乎并没有第一次转校时的异样感,普普通通地度过了第一年。来到五年级,发生了一件比较戏剧性的事情,由于我们的课桌是以两张桌子靠在一起拼成一排的格局排列的(类似 ┬┬┬┬ ┬┬┬┬ ┬┬┬┬ 的感觉),同时安排的是同性作为同桌,而到最后,恰好剩出来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这个男生就是我。也许是老师看我平时表现比较文静加成绩也好,最终我们还是坐在了一起,成为了班上唯一一对的异性同桌。我们的关系后来变得很好,她成为了我当时在班上关系最好的朋友之一,不只是我们两个,我们跟前后排的关系都是挺好的,甚至可以说那两三平方米的空间已然是我对当时同学关系的唯一留存记忆景象。可惜的是,我们的联系在毕业之后就断了,虽然有着对方的 qq 好友,初中时有一次对方也突然时隔多年感伤地聊了几句关于小学时随口立下的对未来再聚的约定,然而现实很冷酷,我们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任何的联系了。平心而论,当年的自己确实是有回避恋爱的想法,事实也是小学生时期的感情我现在也不觉得能称为こい,但我想真要说我的初恋的话,绝对是没法忘记她的存在的。毕竟后来就成了冷无缺没喜欢过人了。

五年级的下半学期,在某个炎热的夜晚,我被送进了医院。我还很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景象,普通地在跟朋友们玩着小孩子特有的浪费体力精力的瞎跑打闹游戏,躲在国旗台栏杆下的我,毫无征兆地看到本就漆黑的天上闪现出一个大黑影落下。我的左小腿被从栏杆下跳下的人踩骨折了,确切地说,是骨裂了。因为伤痕并不算大,加上当天被送到的医院水平低下,非常离谱地居然没有检查出骨头有问题,仅仅做了一些简单的处理就让父母带着我直接回家了。于是当天晚上我在家中彻夜难眠,被伤口的剧痛折磨了一晚,次日才被看不下去的爸妈送到另一家医院重新做了遍检查,才打上了石膏开始了正确的治疗。我还记得之后我躺在病床上,我妈在病房的另一端打电话向施害方父母流泪痛斥的景象,不过当时的自己心理还挺平稳的,毕竟觉得应该不算非常严重的事情。骨伤需要长期恢复,几天之后便回校继续上学了。由于学校没有客用电梯,而我们教室在三楼,于是那段时间经常就是年轻的男班主任过来背着我上楼梯的,每次回想起来都甚是感激,因此他也是我为数不多仍然记得面貌的小学老师(不过名字也记不起来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这种生活大概持续了三个月便结束了——暂时的。直到今天也不知道是伤口没有完全愈合还是什么的原因,在受伤刚好一年后,我在学校草坪跑动玩耍时被草滑倒摔了一跤,这一回,之前裂痕位置的骨头现在直接断成了两截。所以说还是电子游戏安全啊不是吗,跑跑跳跳的说不定哪一秒突然肌肉、骨头就出问题了。因为六年级时教室搬到了另一栋楼的五六楼的位置,这次可算是直接断掉了上学的可能性了。于是小学生涯的最后半个学期就此戛然而止,最后几个月在家中默默度过,除了拐着杖去参加了一次初中入学考试就再也没去过学校了,毕业照也没有参与,小学生活毫无征兆地结束了。前面也提到过我差不多就是这段时期开始接触新番的,这件事情或多或少也是推动的因素之一,毕竟因为宅在家里接触电脑的时间变多了不少。

伤筋动骨一百天,总之在初中开学之前能正常走路了,但毕竟有复发的前例在此,在父母干涉下整个初一我都没有参与任何激烈运动,包括军训、体育课都是坐在一边见习,最多后期做了点轻量的热身。军训见习时还被路过的副校长打招呼聊了两句,紧张且尴尬的景象有点难忘……总而言之,从五年级后期到初一结束这两年多的时间,让我从一个本来正常体格的人膨胀到了 BMI 应该有 26 左右的小胖,也让我的体能弱化严重到后来中考体育及格都非常吃力。一直到上了大学之后,才通过适量的运动和长期的饮食规划将 BMI 降回到了 20 的水平(可惜工作后又涨回去了一点)。同样地,或多或少地也有这方面的背景原因,本身就较为内向的自己在初中开始便愈发向着独行侠的方向发展。

即便如此,初中依然是我学生生涯当中最高光的一段时间。我的初中和小学是在同一所学校就读的,但初中部的设立要晚两年左右,因此同样可以理解为是新的学校,没记错的话我那时候是第二批入读初中部的。但初中部由于有和某所当地的名校合作所以名气并不算低,即便如此,为了留下优质生源,学校的政策是只要当学期排名在年级前 50,就可以免掉下一个学期的学费,只需要住宿费和餐饮支出即可。我那一届一共有 6 个班,总共应该 300 多号人,所以达成这个目标并不难,除了刚入学的第一个学期,之后整个初中自己就再也没交过学费了,毕竟自己是班里的 top 3 常客。可惜的是即便如此在当年也没拿下过全校第一的称号,最高只达到过全校第二,当时颁奖还发了本书是乔布斯自传,讽刺的是在多年以后我成了坚定的安卓阵容兼果黑……因为成绩够好,有一个学期班主任甚至直接让我同时担任了 4 科的科代表,直到下一个学期才顶不住了主动请求卸任当个普通群众。种种事情,当年的自己当然是觉得自己很牛比的,然而那时候的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以外的世界有多大,或者说自己所处的世界有多小。惠州最好的高中当属一本率 90% 的惠州一中,而当时我记得初中学校的说法是,全校基本只有排第一的那个人才能选择去一中,然而即便是这种入学难度的学校,放在广州似乎也只不过十几名的水平,这还是珠三角内部的对比,珠三角外呢?不敢想。当我意识到这样悬殊的教育资源差距存在的时候,已经是上大学之后了。

我并不是拥有什么宏大梦想的人,也没有这种实力,比如我非常不擅长记忆,随着年级的上升,需要记忆的知识越来越多,我的弱点也越来越被暴露出来;我的语文也不好,对阅读写作毫无兴趣和语感,常年平均分水平;缺少英语环境的沉浸,虽然文本能力尚可勉强但听力稀烂。不过我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自认为是非常强的,甚至可以说从小到大我都没认识多少在这方面比自己更厉害的同龄人。这使得我的学习方法和做题方法经常是脱离教学的,比如老师经常会教一些基于底层原理而总结出的常见的答题套路,可因为我不想记那么多不成系统的东西所以到了实际做题的时候经常还是从底层开始构建整个过程。但毕竟尝试本身是有很高试错的成本的,虽然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但考试时该解不来的题还是解不来,数学大题啥的基本都是直接 pass 放弃尝试的。有点说远了,总之,因为我这样的学习特性,使得我大部分学科都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成绩,但相对地也没有哪一门突出的成绩,这也使得我从小就没有去争取当 Best 的兴趣与动力,只要能比大多数人 Better 一点就足够满足了。

与此同时,由于从小接触电脑带来的对数码产品的兴趣,自己在移动互联网还没有开始流行的那个年代起就想着未来要从事 IT 行业了。而当年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国内 IT 业,网络上一直流行着一种说法是学历在这里并不重要,技能足够硬你就能有地位。我信了,信得非常彻底,现在的自己也不好说当初是否只是想以此作为借口,但事实就是因此我在高中期间完全丧失了去一个更好的大学的动力。以及学历还是很重要的,行业发展到了平稳期之后,好的学历和学校至少是一块重要的敲门砖。我还记得我高一刚入学没多久的晚自习上,自己掏出了一本忘了是 c 语言还是 windows 的砖头书在看,结果被值班的老师劝要以主课为主这些未来再看,而断送了我在高中自学 CS 知识的念头。不过毕竟也碰不到实机,看书意义确实也不太大,只是这件事还是一直令我有些耿耿于怀,对本就觉得低效的学校教学制度感到更加地厌烦。虽说失去了对大学追求的动力,但我也没让自己的成绩下滑太多,因为我清楚自己的成绩是可以用来“交易”的,只要保持成绩在一定的水平,我就能换来一定的自由可以去做些想做的事。现在回忆起来真的是有够叛逆的。同样的原因,为了让自己的高中生活少点压力,在文理科分班之后自己从原来的重点班降级调到了普通班上,并且持续让自己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班内排名上,基本稳前十,偶尔刷个第一的水平。虽然听起来挺厉害了但其实也就是连一本都稳不了的水平,因为普通班一般也就出个一两个一本。只当鸡头不当凤尾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态。你说如果我换一种心态,全心思放在学习上会不会成绩会好很多,那还真的不好说,因为上面说的这种自身的问题瓶颈所在是我初中学习状态最好的时候就已经一清二楚的了,直到今天我也没找到可以解决的方法,除了文字语感靠写动画文章稍微有了一些提升,该记不住东西还是记不住东西。总之现实自己选择的是“性价比”最高的路线而不是“效果”最高的路线。班主任大概也没碰过像我这种奇怪风格的学生,明明成绩不错但又没什么上进心,时常感觉他也挺无奈的,现在想想确实当时的自己还是有些太自私了有点对不起老师和父母。

因此,我的高中生活相对许多人来说是比较轻松的,虽然既不是那种保送的大神也不是那种摆烂的烂仔,但也还是没有太大的压力,反而是周边争强好胜的同学们表现出压力时会被迫地感到有些烦躁。也正因如此,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还能在规章上不允许携带手机的住校生活中保持一定强度的网络冻鳗生活,才有机会在高二高三时抓到赛博生活的转折点。

虽然过程比较漂浮不定,我们这一届还恰逢广东高考改革改用全国卷,师生都没什么面对变化的经验,自己高三几次模拟考好的时候还能上个深大,差的时候保底个二本,不过最后高考结果也还不赖,起码还是班里的第一甚至与第二名之间拉出了几十分之大的差距。说实话当时知道这个消息也就只是心底“っお?”了一下,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感情,也许暗影大人的感觉差不多也就是这样吧。

井中世界到此为止,大学果然还是开拓人视野的地方。在大学中我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前文也有所提及——教育资源的地区性差距。一个人出身自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还是更不发达的城市,在大学这个小社会中就已不难区分出来,这不仅仅只是经济消费水平上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在过去十余年人生历程中,理应平等的教科书之外的“课外”活动经验的区别。比如我提过我自己就因为缺少英语环境的接触,听力水平稀烂,但我发现来自广州的同学在这方面的平均水平要高不少,因为他们拥有更好的多媒体教育环境、非住校生在家中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父母的管控去密度更高的、有针对性的课后教育,甚至是请家教一对一辅导之类的。我想这些对于整个地级市都数不出几所重点高中的地方来说,想实现这些全部是令人尘埃莫及,但对于一线城市出身的人们而言似乎又是挺理所当然的。更别说各类兴趣班性质的非高考直接相关的能力了。所以虽然大家都以相似的高考成绩进入了同一所学校,但过去十几年间大家所积累下来的教育经验差别可能是巨大的,什么人靠的是自己、什么人靠的是环境走到这一步,在自由放养、“一切看自己”的中国大学里,很容易就会暴露出来。

当然了,我在大学生活中花费的课外时间远比课内时间要多,这之中娱乐时间占了大头,所以我也不能说我在大学的表现有多好,高数和物理还差点挂科了,六级第一次没考过第二次恰逢假期直接翘了没考。但至少自己在专业课上的表现都还不错,热情最高的大一甚至差点拿下了计算机基础课的满分。从小习惯自学的自己面对自己选择的专业热情投入还是不低的,以至于最后找工作靠的也完全是课程之外的自学内容。所以老话说得对,兴趣才是学习最大的老师,自驱的动力源有了除非天资不合不然再怎么样也能学到一定水平。日语自己也是趁着这段时间花了几个月时间把标日从初级到高级从头看了一遍、N1 红蓝宝书看了一遍,真的就只是每一页浏览了一遍既没有回头也没有写题的,最后做了几套历年 N1 真题就跳过 N2 直接考 N1 了,普普通通一百三四十分不算高也不用担心不合格。虽然现在还是属于连打字都经常搞不清汉字、词汇具体假名构成的废物——我说过的,我的记忆力和语感都很烂,连天天接触的日语都这样了其他本就没太大兴趣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

由于自己的内向独行的个性,到了大学也没有去参与什么动漫社之类的东西,从小到大的学校生活除了班里的关系,更亲密点就是同宿舍里的关系以外就没有更多的关系可言了。不仅如此,当年那些还算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们,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位日后因为游戏等话题还有些联系以外,全都无一例外在毕业之后便再也没有联系。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无一例外。学校之外,因为自己宅家不出门的所以也不存在邻里朋友,亲戚关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论远近也都感觉挺不知道怎么打交道。回首一看真的是,好孤独的人生。不过也习惯了,以前还可能会感伤一会儿,现在孤独也就孤独了吧,现实又没有洗点还能怎么办嘛。

虽然自己专业课成绩还算不错,但我也没有打算去参加 ACM 之类的专业竞赛活动,一方面自己知道自己并不适合搞算法,看看数学成绩就知道了;另一方面自己比起搞学术或者钻研这种极端情况性的问题,更接近的是工程思想,兴趣在解决现实确实存在的问题上。包括我自学各种编程语言时,也不愿意按照一些教材教程那样装模做样去造那些已经有标准答案的轮子,更倾向于的是自己给自己出一个有现实价值的命题,然后再去解决实现它。当然,出题这一步是最难的,要想到一个符合条件同时自己又有能力去解决的题目的机会一年到头不见得能想到几个,可以说绝大部分时间我都浪费在想什么事情可以做上而什么实际行动都没有发生。不过至少最后毕设是靠这么个过程自己设题自己解决的,答辩的时候自然也相当地无懈可击。同样的理由,在本科的最后完全没考虑过要去读研,一来当时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几乎清一色地都在搞炼丹算法了,二来我不喜欢搞学术理论想尽早接触到实践环境,因此直接找校招去了。如今回想起来说不定运气还挺好,毕竟当时恰逢疫情,那时候去读研的毕业出来那一年正是互联网行业的冰河期,即便真能考上也不见得后面能找到好的工作……

由于自己的学校并不算知名,寒暑假也从未找过实习,缺少事前了解导致准备校招的时间也很晚,学校实习安排时间冲突(名义上实习实际上是培训班),各种原因使得自己只能去投一些比较晚才开始校招的中小公司,面了几家最后拿了一家虽然没听说过但感觉还可以的公司 offer 便结束了。那时的自己意想不到的是,没想到毕业之后这一待就是待到了现在,三年了都没跳槽过。据我所知这在互联网公司中是相当少见的。

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虽然磕磕碰碰总会有但在关键的地方最后的结局似乎总是好的,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虽然经常看到各路网友们吐槽自己的上司同事,但自己很幸运工作以来接触过的上司都是很好的人,自己的能力几乎可以说是在允许的范围内被最大地释放出来了。除了听从外部的安排完成对应的工作以外,自己也能有不少的时间和机会去主动对项目中感到的低效、不对的地方做改造,不说带来了什么经济效益起码是可以引导自己的工作环境向着好的方向去变化的。我的优势在这时候得以展现,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自己经常能去比较高效并且周全地处理一些工作多年的老手都不一定能处理得好的问题。我相信这是个人能力主导出的结果,但也绝对要承认相对宽松并且认真工作可以被得到反馈承认的环境本身的作用同样是重大的,差不多三年过去,自己在小组里应该还算是相当有技术话语权的人了,也主导过一些不小的项目,可以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确实存在就已经很令人满足,更何况自己的收入仅凭内部调薪就已经达到了同期多次跳槽都少有能达到的水平了。不过,即便如此,我是一个没什么安全感情不自禁就居安思危的人,所以现在仍然常常陷于不知如何继续进化的泥潭当中,公司在疫情后的几年直运营情况也不容乐观,整个公司几波裁员过去少了几成的员工,这份安稳的工作还可以维持多久、自己的这份幸运还能延续到何方,不安,而且未来如果不做这行了感觉内向的自己什么工作都做不来了。在大三的时候,父亲被诊断出了胃癌,手术切去了三分之一的胃并接着持续了半年的化疗,好在后续恢复状态比较好,到今天也没有再出现恶化的征兆,但那段时间无疑是极大催化了我那本就不稳定的对未来的不信任、不安感,于此同时中美贸易战的激起、不久之后新冠疫情的肆虐、自己所处互联网行业迈入寒冬期,整个世界似乎每一年都在朝着崩溃的方向冲刺。唉,这些年这些事情叠加在一起能不感伤不安才怪吧。

以感伤开头以不安结尾,果不其然写回忆录就是这样的心情。写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吧,一些太私隐的东西也不太好说,一万多字的流水账下来感觉自己二十多年来的人生差不多也就这样了。该继续搬砖了,搬家之后可以骑车通勤的感觉还是蛮不错的,买了那么久的自行车总算变成生产力工具了。